安商暖企在行动 | 谷城法院:提升营商环境 助力支点建设
近日,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公布喜讯,襄阳两级法院在2024年度全省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中成绩斐然。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本院官微“安商暖企在行动”专栏陆续推出专题报道,以更好服务保障我市“两资三能”、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今天,推介谷城法院“深化司法服务助力企业行业健康发展”与“大财政体系司法对接联动机制”两项先行区试点经验。
对接联动,做“更坚实”的财政支撑
2024年以来,谷城县人民法院不断强化支点意识,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当做“一号工程”紧抓不放,有力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谷城法院拓展思路,强化“招商引资+府院联动”机制与大财政体系改革深度融合,建立健全资产盘活、风险联调等8大工作机制,实现联络协作、科学管控、精准对接、金融安全、资产处置、国资守护及策略应对的链条式闭环管理。紧紧围绕“三资三确”核心任务,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刑事审判严厉打击破坏国有资产资源的各类犯罪行为,民事审判解决国资权属争议,执行财产处置为国资扩容;实现全流程优化案件审理,立案阶段设 “绿色通道”,审理阶段坚持调解优先,执行阶段共享财产信息并联动解决资产瑕疵。谷城法院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创新奖》,服务保障大财政体系联动机制调研报告获时任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祺扬,省高院党组书记、院长游劝荣等领导的肯定,经验做法在全省法院复制推广。
深化服务,助“更健康”的企业发展
谷城法院全面落实涉企经济影响评估、推进“双向分级”评估机制,以“对内发力、对外联动”为工作主线,聚焦新质生产力、项目建设年和重点企业、项目三大板块,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审判质效。对内精准发力,做实分调裁审,因案施策,涉企案件平均审结时限从60天缩短至28天;探索“诉前调解+诉前鉴定+司法确认”新模式,涉企纠纷解决效率同比提升40%;制定优化营商环境“五张清单”,妥善化解涉企重点案件;推出“一次办好”智能服务,着力提升企业满意度。对外多维发力,对接产业链和重点企业,创新执行前调解机制,将破产企业优质资产纳入“资产池”,创设“政协+法院”协同联动机制,全方位梳理涉企案件类型并发出司法建议。谷城法院多措并举,助力引进企业17家,新增产值24.6亿元,创造就业岗位2300余个,增加年度税收2000万元,切实为县域经济绿色健康发展开辟新路径。
改革创新,创“更浓厚”的营商环境
“一个地方投资环境好,一定有审判机关的贡献;一个地方投资环境不好,也一定有审判机关的责任”。未来,谷城法院将以本次改革试点为契机,持续深化“招商引资+府院联动”机制,细化优化服务保障大财政体系建设举措,打造更高水平的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以“优”的生态滋养市场主体,用“改”的锐气破解营商难题,靠“实”的作风助推创新发展,让营商环境的“软实力”成为支点建设的“硬支撑”,为“两资三能”工程提供有力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