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唱响法治好声音?襄阳中院这项工作在全省交流发言
4月24日至26日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举办为期三天的湖北法院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培训班,全省三级法院负责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的业务骨干170余人齐聚一堂共商如何讲好湖北法院故事、传播湖北法治声音。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覃文萍出席开班仪式和25日的交流座谈会。
在4月25日晚举办的座谈会上,全省4家中级法院和5家基层法院进行经验交流,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结合近年来的一些具体的宣传案例,以《紧盯策划激活动能,打造“破壁出圈”的新媒体产品》为题,进行了经验分享。
一是观大势把定位,围绕中心大局,开展主题宣传
做好宣传工作,优质内容是核心竞争力。好的宣传作品,既要有站位的高度,也要有叙事的温度,还要有视野的广度和专业的维度,只有这样才能制作出有品质、有格调、冒热气、聚人气的产品。
近年来,襄阳中院研究室在院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始终牢记宣传工作是为司法审判和法院中心工作大局服务的这个职能定位,围绕法院发展大局,积极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2021年4月,我院策划制作的抖音短视频《背着国徽去办案》,在抖音上的浏览量超360多万,点赞量达18.7万,网友正能量留言近200条,获评“宣传襄阳网络好作品”。总结该视频“破壁出圈”的原因:一是主题立意的高远性。基层基础建设和人民法庭规范化建设是近年来法院的重点工作,在2021年策划推出该视频,契合了当年法院工作的中心大局。二是场景呈现的丰富性。为适应抖音平台的传播规律,该视频时长只有20秒。但画面却十分丰富,过桥爬坡、跋山涉水、开庭现场包括最后抚摸国徽的镜头,基本3秒就切换一个场景,这些都离不开周密策划和现场指挥调度。三是人物地点具有典型性。视频拍摄点选取在南漳最偏远的山区法庭——东巩法庭,该法庭虽位置偏远,但包括庭长在内的干警全是80后,较好地展现了基层法庭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成效,具备典型代表性。四是小切口反映大情怀。开庭本是寻常事,但有国徽这一象征意象的加持,加上青年干警司法为民的生动实践,在音乐的烘托下,很自然就激发了网友无限的爱国热情,引起群众的共鸣。
二是聚焦点带热点,捕捉鲜活案例,激发“社会共鸣”
生动鲜活的案例是法院宣传的资源“富矿”。一份符合时代精神,满足人民期盼、凝聚价值追求的判决,是最好的普法宣传教育,也是最好的社会风尚引领。作为法院宣传工作者,要紧紧围绕司法审判工作,深挖典型案例背后的典型意义和人民群众的情感认同,在“有意义”和“有意思”中引发共振、共鸣,让正能量产生大流量、主旋律成为最强音。
以襄阳法院审理的霸王餐案为例:2019年8月,樊城法院微信以《吃“霸王餐”被追讨餐费时摔伤,襄阳男子竟向店家索赔》为题发布首篇宣传稿件,市中院相继转发推送,随即引发各路媒体的广泛关注。人民网、光明网、工人日报、南方都市报等一大批中央、省级媒体纷纷聚焦,一时间网上掀起讨论热潮,且大家对法院的判决都持支持态度,这就起到了很好的破圈效应和宣传合力。
2020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大典型民事案例,该案例成功入选。5月18日,我院趁热打铁,邀请了全国人大代表和最高院的法学专家对该案进行多角度点评,并推出了“案例背后的故事”等一系列追踪报道,被最高院官微转发采用,再次掀起一轮正面宣传热潮。
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该案例又被写入最高院五年工作报告,我院随即推出《首次!襄阳法院这一案例被最高法工作报告“点名”》。3月底,我院又为该案例拍摄了近5分钟的专题宣传片,目前已报最高院,该视频将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案例视频在中国法院博物馆进行线上线下宣传展览。
三是鼓士气聚人心,抓住关键节点,提升“引关圈粉”吸引力
面对“人人都是传播者”的全媒体传播生态,如何充分调动受众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努力做好“流量转化”和“情感同化”等文章,就需要传播者主动聚合话题,形成“流量”涡旋、“眼球”效应,才能吸引更多受众关注、转发、评论以及同频共振。
今年2月,我院结合市委“作风建设实干年”活动策划推出“寻找身边的榜样”系列宣传活动,展示全市两级法院民事、刑事、执行等多领域的岗位能手,并发动网络点赞,不仅为基层一线干警提供风采展示的平台,也带来了较高人气,五期榜样微信的流量共达7万+。
3月,我院联合襄阳市妇联共同发起“寻找襄阳最美女法官”评选活动,评选活动单条微信阅读量达3.7万,留言近500条,热度刷爆朋友圈。配合活动需要,我院还为每位女法官拍摄了个人形象照,并在节日当天举办了线下颁奖典礼。通过多方联动及“线上+线下”一系列活动策划,不断聚合话题,共创网络空间的“高光时刻”,同时也起到了宣传工作鼓士气聚人心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