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张武英:扎根“庭院”判春秋
三春九载,寒来暑往。张庭长已在审判岗位上工作三十三年,对工作依然葆初心和本色。今年已过去一半,她说有两件事未曾改变,一是对公正的坚持,二是对健康的理念。看似逻辑上永远平行的两件事,她却权衡得很好。
她就是樊城区法院民一庭庭长——张武英,埋头基层,恪尽职守,永远分秒必争。
说起工作,记得那是2017年夏天,天气燥热,刚下过一场暴雨也毫无凉意。她为利用好时间,带着书记员李婷婷,拿上厚厚的公文包,开启了一段四天三夜的外省送达工作。
凌晨从襄阳火车站出发,到达重庆时,雨势很大,她们拖着被雨浸湿的行李箱往售票厅疾步走去,一心想早点到达铜梁,火车票售罄,刻不容缓上了周边的面包车,这时车内也已挤满了人,在这狭小空间里,她们一路忍受着路途颠簸和身体不适,才抵达目的地。
她说,虽是一波三折,但是到达铜梁区法院执行局时,局长大力协调出车、出人,积极帮助我们完成送达工作的举动,令我们感动。让我们在外真切感受到兄弟单位的支持、山城人民的淳朴、热情。
这趟跨三省换乘多种交通工具的送达工作顺利完成。第五天,她按时组织了原定案件的庭审。当事人事后纷纷表示,这股拼劲让人由衷敬佩。这么多年来,她全凭这份忘我,这股迎难而上的勇气,脚踏实地办好每个案件的决心,成为了守护群众坚实的臂膀。
在工作中,为实现案件“法律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张庭长带领民一庭法官们在民事审判工作岗位上紧紧围绕“坚持正义 兼顾效率”主题和“司法为民”宗旨,将工作开展得井井有条。
有耕耘有收获,民一庭干警艰辛付出换来累累硕果。全庭2015年以来共审结案件1601件,已结1401件,人均结案467件,全庭人均收、结案在全院名列前茅。
2016年2月22日,她的庭审被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授予优秀庭审的称号;2017年2月28日,民一庭被市中院评为集体三等功。张庭长认为,这些成绩离不开理智与情感的互动。
2016年秋,二十多名农民工将包工头诉至法院,起诉数额不等的血汗钱,包工头在得知自己被起诉后就躲了起来,给案件的审理带来障碍。她说,绝大部分农民工都指望这笔工资养家糊口,焦躁、愤怒的情绪充斥在他们中间,随时有演化为群体性事件的可能。张庭长了解情况后,她利用下班后和周末的时间,带着书记员一天天的找包工头的下落,经多方打听,几经周转,才找到了藏匿的包工头。案件顺利审结后,农民工们纷纷表示:“和金钱相比,内心的仇恨和愤怒更让人痛苦,案件了解了,心里的仇恨才放下,我们觉得特别轻松,终于能安心回家了。谢谢法官!”
在诸如此类的民一庭负责的劳动争议案件中,她早已意识到,“执法如山”的重要,但“执法如水”在倡导理性司法中伴着点儿感性柔情,注重维护劳动争议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才更为重要。
身边人看到了她在工作上对自己的高要求,同时也看到了她在公正审判与服务民众上的言出必行。
“有一周案件格外多,碰上腿肿,全身过敏,她也马力全开。除了爱岗敬业,她更时刻提醒自己在工作之余,将身心放慢,真切感受生活带来的乐趣。时常跟我们分享衣食住行的心得,也爱利用好各种假期带着民一庭的大伙组织各种户外活动。”书记员小李和助理小杨争相说起她的工作和生活时总是由衷倾佩,在她们眼里,她就是这样一位亦师亦友,正能量满格,平易近人,实干为先的长辈。
今年植树节,她在朋友的带动下参与“绿色行动”,多次相约扁山进行义务植树活动,她说希望用微薄之力守护古襄阳的绿水青山,这使人感觉到工作之余的精神满足,也体会到公益活动的意义。
她也希望在法治之路上,始终牢记踏实方可致远的初衷,带领民一庭不断跨越沟坎,努力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