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枫桥经验”加强多元解纷 努力打造诉源治理“襄阳品牌”
近年来,襄阳法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等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法院关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系列安排部署,推动更多矛盾纠纷从终端裁决向前端化解延伸,努力打造诉源治理的“襄阳品牌”。
坚持党委领导,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
一是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强化“共治”共识。推动民事、行政案件“万人成讼率”指标纳入全市平安综治考核,在“百分制”考核中赋予“5分”的考核权值。纳入考核以来,全市“民事案件万人成讼率”在3年间下降7.6个百分点,66189起民事纠纷化解于诉前。二是融入地方重点工作,推动“共治”共进。先后建议把“推动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写入《法治襄阳建设规划(2021—2025年)》,申报多元解纷、诉源治理纳入《襄阳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规划(2022—2025年)》重点工作,推动将“无讼社区”创建纳入全市平安创建活动,切实推动诉源治理工作与重点工作同部署、同推进。三是积极提出司法建议,深化“共治”共谋。对辖区矛盾纠纷运行态势、多发领域、风险漏洞等进行分析研判,及时向政府机关和有关部门反馈问题、提出建议。近两年,全市法院先后向市、县两级政府送阅《行政案件司法审查报告》白皮书11份,向行政部门提出司法建议130余件次,为优化治理、提升效能提供决策参考。
加强诉调对接,扩大多元解纷“朋友圈”
一是健全诉讼服务平台,夯实基层解纷阵地。全市10家基层法院全面入驻当地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为群众提供咨询、调解、速裁、信访等解纷服务。目前,59名法庭庭长担任辖区乡镇的综治领导小组成员,118名法官进驻村、社区联系点,把矛盾化解和诉讼服务平台延伸到了群众家门口。二是搭建行业解纷平台,化解重点领域纠纷。紧盯劳动人事、婚姻家庭、金融借款、房产物业等社会矛盾纠纷易发多发领域,加强与重点领域调解组织的平台对接,推动解纷多元化、专业化。不断擦亮“法院+工会”解纷品牌,全市法院新收一审劳动争议案件年均下降13.6%,相关工作经验入选“全国法院十大最具品质一站式建设改革创新成果”。三是创建“枫桥式法庭”,打通解纷“最后一公里”。巩固人民法庭规范化建设成果,推进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制定《创建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实施方案》,推动便民利民司法服务机制进一步向法庭延伸。继续深化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三进”工作,全市59个人民法庭、761家基层治理单位、829名基层调解员已进驻平台,为群众提供“零距离”“点单式”解纷服务。
围绕公平效率,谱写能动司法“新篇章”
一是突出“亮点解纷”平台,诉调联动提质效。宜城法院的“家事司法维权中心”持续发力,化解了大量的家事纠纷;襄州法院挂牌成立“人大代表联络点”,联合代表委员化解矛盾纠纷;南漳法院联合多部门建立健全行政争议多元化解机制,着力打造行政争议实质性多元化解新局面。二是深化“分调裁审”改革,提速增效促解纷。深化“繁简分流”改革,使进入法院的纠纷在调判之间有序运行。对分流出来的简单案件,法院速裁团队实行“门诊式”庭审、要素式审判,实现让正义赶早、为解纷提速。樊城区法院民商事速裁团队2022年结案2685件,以7%的审判力量办理了全院近40%的民商事案件,以高效率、低成本实现了“案结事了”。三是丰富“寓教于审”实践,消解矛盾治“未病”。通过大力开展巡回审判、开设“以案说法”讲堂、组织庭审旁听等,让典型审判案例成为法治宣教的生动教材,着力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襄阳法院将继续坚持和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纷体系建设,通过联治减诉、联调化诉,努力实现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多元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