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法新“枫”景 | 驻庭调解巧破农民工“信任危机”
“刘警官,你处理好了我们的事,真是麻烦你了!”在因劳务合同引发的纠纷调解现场,原告向襄州法院伙牌法庭驻庭调解员——伙牌派出所协警刘悦表示感谢。
“我也希望能尽快解决你们的问题,毕竟是农民工兄弟的辛苦钱,一定要帮助你们维护权益。”经过劝导,被告表示愿意调解,双方很快达成了调解协议。
这是伙牌法庭发挥驻庭调解员力量,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真实场景,也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在伙牌落地见效的生动实践。
2022年7月至2023年10月,原告受被告委托,带领四位工友为其从事木工工作。期间,被告陆续支付了部分工资,但仍有18万元迟迟未能结清。经过协商,双方于2025年1月签订承诺书,明确工资分三期全部结清,若逾期未付,则被告需承担5%的违约金。
然而,事情并未完全按计划进行。虽然第一期款项如期支付,但第二期款项却严重逾期。原告认为,对方的行为已构成逾期违约,损害了他们的信赖利益。因此向襄州区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立即支付其被拖欠的全部剩余工资。
伙牌法庭受理后,考虑到涉及农民工工资这一民生焦点,且双方曾有调解基础,伙牌法庭迅速委派经验丰富的驻庭调解员刘悦介入调解。刘悦同志在伙牌派出所担任协警,长期扎根基层,对处理民间纠纷、化解矛盾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亲和力。
他一方面向原告表示充分理解其担忧和诉求,解释相关法律规定;另一方面,向被告释法明理,明确指出:诚信履约是根本,签订承诺书是严肃的法律行为,部分款项逾期支付已构成违约,损害了对方信任,其行为已让原告有合理理由相信剩余款项也存在支付风险。
刘悦的调解,既有法律的刚性,又充满了人情味。最终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伙牌法庭出具调解书:明确被告欠款金额,确定其支付期限,如逾期未付原告有权立即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份调解书赋予了原告强有力的执行保障,更彻底化解了矛盾,免除了双方后续诉讼之累。
成功调解此案后,刘悦感慨道:“农民工兄弟挣的是辛苦钱、养家钱,保障他们的工资及时足额支付,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底线。作为调解员,我的工作就是当好‘桥梁’,在法律的框架下,用情理去沟通,既要帮工友拿到应得的报酬,也要引导企业认识到守信践诺的重要性,争取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
“驻庭调解员专业、细致,又熟悉当地风土人情、善于做群众工作,大大加强了法庭的调解力量。”伙牌法庭庭长卢鹏表示:“我们将以驻庭调解工作为枢纽,深度挖掘本地‘五老’力量,不断拓展调解‘朋友圈’、织密解纷‘经纬网’,深度践行 ‘枫桥经验’,切实做到矛盾纠纷就地化解,让公平正义以更温暖的方式传递到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