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全省法院五篇,襄阳两篇入选!

时间: 2023-06-23 09:42 来源: 襄阳中院

近日,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编发了《“法院+工会”典型案例汇编》,收录了全省“法院+工会”典型案例5篇,襄阳法院2篇入选,分别为老河口法院《暖工助企保发展 调解维稳化纷争》和保康法院《远程视频成功调处欠薪六年半的集团案》

 

 

案例1   暖工助企保发展 调解维稳化纷争(老河口法院)

  老河口市某纺织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主要从事棉纱、坯布的生产和销售。该公司先后向多家银行贷款7000万元。2021年因该公司所购原料占用了大量资金,加之疫情影响,资金周转出现暂时困难,自2021年8月连续三个月拖欠125名员工劳动报酬,拖欠金额高达137万余元,导致职工情绪极不稳定,直接影响公司生产经营。

接到调解申请后,老河口法院委派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尽快安排调解,调解员与法官通力联合,积极深入公司找部分职工座谈,了解欠薪实情,防止虚假诉讼,并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调解协议书、司法确认申请等法律文书的制作和送达;法院用三天时间完成125份司法确认申请的审查和民事裁定,并将民事裁定送达到双方当事人,形成整体联动,合力化解劳资矛盾的有效格局。在调解司法确认后,法院又为职工开启绿色通道,及时受理执行申请。在12月份公司已经通过司法拍卖,竞拍公司已将收购款项转入法院执行账户。法院执行部门,从拍卖款中优先支付员工的工资待遇。2022年1月30日,125名职工的137万余元的工资款全部兑现到位;清偿完债务后,余款转给纺织公司用于发展经营。“法院+工会”的协同作战,有效稳定了职工队伍,维护了公司正常经营,做到维权不停工,调解不停产,实现了劳企双赢。

 

案例2  远程视频成功调处欠薪六年半的集团案(保康法院)

 

   2016年上半年,周某在贵州六盘水承包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期间,雇请保康县马桥镇、歇马镇的赵某、张某等4名农民工为其在建设工地做混泥土工程。该工程完工后,被告周某各欠每人工资6000元未付。2016年7月30日,被告周某分别给4人出具了欠条,并承诺当年8月10日前付清欠款,但欠条到期后,被告周某分文未付。当4人再次联系周某时,周某已将电话拉黑无法联系。后4人经多方打听,2022年9月21日晚,终于在保康新中医院附近找到了周某。周某因当时无钱支付4人工资,又分别更换了新的欠条,但在新欠条到期后仍分文未付,于是4人于2022年11月23日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接受委派后,根据4人提供的线索及时与周某取得了联系。被告周某称,因前几年做生意欠账太多,现在外务工,前段时间因新冠住院,出院不久复阳,还在务工地枝江治疗。鉴于这种情况,调解员分别与4人和周某协商后,决定采取远程视频的方式组织双方进行线上调解,并将法律文书资料通过微信提前发给被告周某,周某填好后再发回。准备工作做好后,4人接到通知到调解室与周某进行线上调解并达成调解协议,一起拖欠农民工工资长达六年之久的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劳动是民生之本、生活之源。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事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亿万职工及广大企业切身利益,对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襄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020年5月以来,襄阳在全省率先全域推进“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依法妥善化解劳动争议,柔和修复受损劳动关系。相关工作经验获评“全国法院十大最具品质一站式建设改革创新成果”,被写入全国《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工作指南》,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截止今年上半年,全市“法院+工会”工作室共受理案件3671件,成功调结案件1920件,调解成功率52.3%,累计为职工挽回损失5674万元,打造了“法院+工会”工作的“襄阳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