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保康法院扎实开展脱贫攻坚

时间: 2018-10-30 11:00 来源: 保康法院

2.jpg

今年是保康县整县脱贫“摘帽”年,保康县人民法院驻点帮扶4个村,包保贫困户205户。一年来,保康法院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按照县委的工作部署,强化组织领导,真正把精准扶贫工作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

打造一支过硬队伍

为了确保按时、按质完成帮扶工作,专门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做到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完善院领导、工作队长、工作队员、包保责任人四级负责制,真正压实帮扶责任。进一步充实帮扶队人员力量,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选派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抽调4名能吃苦、作风扎实、善做群众工作的干部专门驻村帮扶,将“一对一帮扶”责任人扩展到全院范围,真正做到全员参与。每周一例会听取4个驻村工作队长对扶贫工作的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办公室加强跟踪督办,从建档立卡、帮扶责任人职责、脱贫计划、帮扶计划等方面对各类帮扶人员全方位进行精准扶贫知识培训。院领导多次到扶贫点调研指导工作,与县、镇党委共同研究扶贫工作。加强帮扶力量的内部协调沟通,密切与“村两委”的合作,形成整体,汇聚力量。

落实一项基本制度

保康法院始终把“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定点扶贫工作及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抓在手中,扭住不放,着力在细、严、实上下功夫。严格执行“一把手”(县领导) “两天一夜”,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和驻村工作队员“五天四夜”驻村工作制。院长何仁兵带头驻堰塘村,沉下身体抓扶贫,通过与村干部、贫困户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详细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以及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并将他们的困难和问题详细记录在结对帮扶服务手册上。工作队员长期驻扎4个帮扶村,负责贫困户档案的搜集、整理,扶贫项目的联系、对接和落地。包保责任人每月定期下乡,结合帮扶对象的自身情况,帮助他们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增收计划,确定发展方向,争取早日脱贫。今年以来,全院干警共下乡帮扶150余次,收集整理各类贫困户档案资料2000余份。

完善一项常规动作

保康法院始终将入户走访作为拉近群众距离的重要举措,帮扶责任人多次到贫困户家中,详细了解贫困户的基本信息、家庭成员信息、身体健康状况、致贫原因、收入水平、住房等生产生活情况以及脱贫攻坚急需解决的问题,并为困难群众送去食用油、大米等慰问品。特别是对之前已脱贫的群众以及非贫困户,充分收集意见、了解民意,通过在走访过程中讲政策、摆事实、交心谈心等耐心细致的方式做群众工作,有效提高群众满意度。今年以来,院党组从有限的经费中挤出10余万元用于扶贫,并积极到有关部门为帮扶村争取资金和政策。当得知堰塘村遭遇泥石流,贫困户房屋被冲垮后,院工会第一时间组织干警捐款1万元。在今年的“慈善一日捐”活动上,全院干警积极伸出援助之手,奉献自己的爱心,以实际行动支持“精准扶贫”。城关法庭干警得知包保的贫困大学生收到了入取通知书,在法庭工作群里自发为其捐款3450元

坚持一个发展思路

在驻村帮扶过程中,工作队始终把发展作为脱贫的重要途径,把产业作为脱贫的重要支柱,与村支“两委”共谋发展。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对水、电、公路等项目建设和正在发展的村集体经济,严把时间关、质量关、程序关,主动跟进对接,配合扶贫办、水务局、公路局等各项目主管职能部门加快进度,按计划完成好项目建设任务。积极引导200多名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烟叶、药材、家禽、水产等特色产业,免费赠送农药、化肥、种子;每到丰收时,通过干警购买、食堂采购、爱心销售等方式积极帮助贫困户联系农副产品销路。今年以来,共帮助贫困户销售蔬菜、土豆等农副产品13万余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