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阳光照青春!襄阳中院这堂“行走的法治课”燃爆校园
五月的校园绿意盎然,襄阳三中报告厅内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5月9日下午,一场“沉浸式”法治课正在上演——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和樊城法院的法官们带着法律知识和案例走进校园,用法治星火点亮青少年的心灵。
当"热梗"遇上法条
“《黑神话:悟空》里的人物及部分情节来自于《西游记》,是否侵害原著作权人吴承恩的著作权呢?”“大英博物馆的中国文物能追回来吗?”“开盒挂人”是否构成侵权,侵犯了什么权利,有什么后果?”来自樊城法院法官杨小雨一开口,就引发全场关注。她将《黑神话:悟空》、“逃出大英博物馆”、“开盒挂人”等爆款IP搬进法治课堂,用通俗易懂的法治语言揭开知识产权的神秘面纱。
杨小雨曾就读于襄阳三中,这次,已经是她第二次回到自己的母校,为学弟学妹们送上“法治礼包”。她说,希望今天这堂法治课,能在学弟学妹们心中种下一个小小的种子,愿他们成为法治星火中最明亮的一束光——照亮自己,也温暖他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起来了
随着襄阳中院民三庭副庭长李青轻点遥控器,大屏切换成"吃霸王餐"逃单摔伤案的普法视频。“在餐馆就餐消费260元却逃单,在店主追赶过程中摔成轻伤二级反向店主索赔4万,该不该赔?”当李青抛出问题,台下瞬间炸开锅。随后,李青又将啃老案、校园霸凌等真实案件搬上课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书本跃入现实。
你了解法院吗?
“你了解法院吗?你想成为法官吗?下面,我们就先通过一个小视频,带大家走进我们襄阳中院,感受一下我们法院和法官的工作日常。”活动间隙,主持人姚峰给同学们观看《在法院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短视频,带全场同学一起“打卡”襄阳中院,满足同学们对法院的好奇心,也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一颗法治梦想的种子。
《师恩判决书》
李青是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副庭长,而她的另一个身份是襄阳三中校长李恒20多年前的学生。授课结束后,校长李恒突然被请上台,收到了李青为他送上一份特殊的判决书——《师恩判决书》,让他泪洒当场。
“原告:2001级16班全班学生
被告:时间。
原告诉被告暂缓磨灭师恩记忆纠纷一案。2001级 16班全体学生向本院提出以下诉讼请求:1、确认班主任李恒老师的师恩无价,并赋予该情谊终身法律效力;2、判决被告时间不得侵蚀师生情谊,记忆永久保存;3、赋予原告定期探视权,确保师生情分不断……”
起初,李青像往常一样铿锵有力地宣读,然而,随着师生相处的一幕幕出现在脑海里,她的声音微微发颤,逐渐哽咽。
李恒平时以沉稳著称,这时的他也有点“失态”,他轻扶眼镜,竭力不让眼泪掉下来。台下所有的师生、法官都被感动,自发为他们鼓掌。
“面对高考的千钧压力,李老师以精湛的教学能力和独特的育人智慧,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计划。青春期的困惑、考试失利的挫败……每一个至暗时刻,李老师都以朋友般的耐心倾听、长辈般的包容开导,成为我们最坚实的精神港湾。从校园走向社会,每当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总会想起李老师温暖的嘱托与鼓励。我们害怕这份承载师恩的记忆被蚕食,不愿让这份深厚情谊随岁月消逝……”
“判决如下,请全体起立!”
“一、确认班主任李恒老师的师恩无价,并赋予该情谊终身法律效力;二、被告时间不得擅自删除师生记忆,并需在每次同学聚会时自动回溯;三、赋予原告每年教师节、春节等重要节日集体或个别行使探望权……”
宣读中,李青不得不数次停顿,用指节轻抵鼻尖。面对“判决”,李恒则一次次慌乱地背过身,摘下眼镜,偷偷地迅速擦拭眼泪,手中的纸巾已揉成小小一团。
宣读完毕,李青向李恒老师深深鞠躬。
台下掌声经久不息,这是对师生情谊的深情礼赞。
“看到自己曾经的学生在各个领域闪闪发光,用所学知识为祖国为人民做贡献,作为一名老师,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此时此刻。这个彩蛋确实击中我了。”现场主持人、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干部夏菁说。
“今天非常非常激动,非常意外,不知道有这个环节。有点没控制住。”李恒有点不好意思。
李恒自从武汉大学法学院毕业后,就在襄阳五中任教,李青所在的2001级16班是他带的第二届学生。他关爱学生,成绩突出,先后被授予“湖北省优秀教师”、“湖北省思想政治学科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2024年8月,他调至襄阳三中。
“作为老师,没有什么荣华富贵,没有什么高官厚禄。得天下英才而育之,就是当老师最大的幸福、最大的快乐。”朴实的语言道出了李恒为师的真谛。
当日,李青还送给李恒老师一柄象征着公平和正义的法槌,上面写着“志存高远承师道,学济天下弘法治”。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经管学院副院长朱靖也是李恒的学生,跟李青是同班同学。现场,她也为她挚爱的老师送上了一束鲜花,以谢师恩。
当天下午,襄阳三中党委副书记、校长李恒,副校长张东,襄阳中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徐俊、民一庭庭长王佼莉、民三庭副庭长李青等出席活动。活动由襄阳中院姚峰、夏菁和襄阳三中杨同主持。